2月12日,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印发《北京市平原多点地区“好房子”规划管理相关技术要点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技术要点》)。这份“好房子”新政明确,在平原多点地区率先形成示范,鼓励增加封闭或开敞阳台,允许套内面积较大的住宅在起居室设置一定比例挑空空间,部分面积不计入容积率。
同时,新政还对“好房子”的基础公共服务功能进行了明确。比如,可在小区集中绿地、活动场地附近的住宅建筑底层设置架空层,作为小区公共通道、居民活动空间等使用,补充健身、亲子、阅读、休闲等基础公共服务功能,营造多样化生活场景等。
如此“好房子”新政是否会对未来土地或房地产市场带来积极影响?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以及业内专家,他们对此进行了解读。
“好房子”新政8个要点将成未来售房“卖点”
记者梳理发现,此次发布的《技术要点》共有8项内容,包括按需设置封闭或开敞阳台、鼓励丰富居住空间形式、合理利用底层架空空间、鼓励设置开敞式风雨连廊、增配邻里共享公共空间、跨城市支路空间利用、建筑高度局部弹性管控、鼓励提升建筑立面品质等。
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,此次提及的“好房子”新政涉及8个要点,主要为规划建设层面的内容,“换句话说,其和土地规划、项目开发建设等工程端有比较大的关系。对购房者来说,其和住房户型和房源建筑属性有关系。此类‘好房子’的规划建设内容,是购房者后续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,也是售楼处后续销售中的‘卖点’所在,当然也是购房者后续入住中实实在在得实惠的地方。”
他认为,2025年各地“好房子”工作要加速和提速,北京此次发布的“好房子”建设标准值得行业学习,“北京此次政策聚焦在平原多点地区。此类地区通俗解释就是北京几个重要的新城所在地,其占据了北京60%的供地,或者说是‘好房子’建设的主战场,所以相关标准更具有普适性。”
可增阳台、挑空空间,“好房子”房源市场性价比提升
《技术要点》提到,可增加封闭或开敞阳台,每户阳台水平投影面积不大于套内建筑面积的10%,进深不大于1.8米。针对封闭阳台、开敞阳台、错层阳台三种不同类型,明确部分面积不计入容积率。同时,允许套内面积超过140平方米的住宅,在起居室设置一定比例面积的挑空空间,挑空部分在要求范围内的,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容积率。
“关于阳台的设置,也是去年和今年各地‘好房子’建设中最优先设置的内容。”严跃进表示,过去几年由于限价等因素影响,很多城市小区建设,把一些“不实用”、影响得房率的阳台尽量做小。虽然减轻了房价的压力,但客观上使得居住舒适度降低了。此次国家提及“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”的建房标准,阳台的设置是非常好的一个点。宽敞阳台,让人舒畅,此类房源的市场性价比就很高。
“好房子”变“靓”,开发商拿地更积极
记者梳理发现,《技术要点》明确了多种优化公共服务空间的方式。比如,《技术要点》明确,可在小区集中绿地、活动场地附近的住宅建筑底层设置架空层,作为小区公共通道、居民活动空间等使用,补充健身、亲子、阅读、休闲等基础公共服务功能,营造多样化生活场景;鼓励结合小区入口、入户大堂或沿街、街角首层配建邻里共享公共空间,补充快递收寄、便民零售、便民餐饮、会客交流等基础公共服务功能,提升生活宜居度、便利度。
《技术要点》还提出,在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前提下,可在小区场地内设置风雨连廊,将相互独立的建筑物或将建筑物与小区内广场、游园等公共空间相互连接。
严跃进认为,这些优化方式都有助于住宅小区整个品质的提升,“用一个词来形容此类房子,即是‘靓’。这也体现了北京在‘好房子’建设方面用心用力,其有助于助力2025年房地产市场的向好发展。”
“好房子”新政会对未来土地、房地产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吗?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,可增加封闭或开敞阳台、允许设置挑空空间等政策细则对土地市场的影响肯定是积极的,提高了得房率,变相的就是降低了地价。
他认为,在此次“好房子”政策的加持下,未来新地块的竞争力会加强,开发商拿地会更积极。而对购房者来说,最实惠的影响是“得房率高的房子性价比也更高一些”。
延展
针对中心城区和生态涵养区的“好房子”政策将在后期推出炒股如何配资
为何要出台此政策?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2024年11月,北京印发《北京市高品质商品住宅设计导则(试行)》,首次提出鼓励在住宅底层设置架空层、鼓励在多层住宅设置开敞阳台等,受到社会广泛关注。在此基础上,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进一步丰富完善政策内容,制定《技术要点》,并在平原多点地区(顺义区、大兴区、昌平区、房山区及亦庄新城)率先实施,城市副中心(通州区)可参照执行。
“目前平原多点地区土地供应量约占全市的60%,空间资源和政策资源比较充足。”该负责人介绍,在该地区率先形成示范,将有助于提振土地和住宅市场信心,为市场长期稳定可持续创造条件,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居住需求。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“一核一主一副,两轴多点一区”城市空间结构,“好房子”规划建设举措也将分圈层出台,并按区域进行优化。
该负责人透露,针对中心城区和生态涵养区的“好房子”政策将在后期推出,完善政策工具箱,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。